中新網太原8月19日電 (記者 張素microSD)中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二號衛星19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間有航天專家在受訪時解讀高分二號衛星“高”在何處。
  首先是空間分辨率高,即從衛星照片上辨別地面目標的最小抗癌食物尺寸。高分二號衛星的全色分辨率優於1米、多光譜分辨率優於4米,這是目前中國分辨率最高的光學衛星。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高分二號任務工程總師馬世俊看來,實現了米級空間分辨率,意味著中國民用遙感衛星進入了亞米級“高分時代”。
  2004年,旨在建設基於衛星等東森房屋平臺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數據獲取系統、有“天眼工程”之稱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被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作為首發的高分一號衛星已於2013年4月26日成功發射。
  近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對外發佈了高分一號衛星觀測和拍攝成像的一組高分辨率圖片。這10固態硬碟幅清晰反映中國自然地理地貌的圖片,已引起廣泛關註。
  高分二號相機分系統主任設計膠原蛋白師薑海濱則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在‘高分一號’成像圖片上的小轎車還只是一個黑點,而‘高分二號’甚至能拍攝出小轎車是兩廂還是三廂。”
  高分二號衛星的“高”還在於成像質量。馬世俊指出,高分二號衛星的幅寬達到4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米級空間分辨率以內的最大幅寬。
  事實上,衛星在軌運行期間拍攝成像質量受到多方因素影響。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高分二號衛星系統總師潘騰介紹,為提高圖像質量,設計組首次在衛星、帆板、相機等部件採用阻尼減震措施,“包括精心設計電路,盡可能降低電路的噪聲影響”。
  此外,高分二號衛星的快速側擺能力由高分一號衛星時的正負20度提高為正負35度,衛星的壽命、器件的國產化率也有顯著提高。
  馬世俊回憶,中國第一代衛星的設計壽命僅為兩年,如今的“高分專項”已向5至8年的國際標準看齊。而高分二號衛星設備全部為自主研製,國產化率幾近百分之百。
  “高分二號衛星只是階段性成果,重要的在於承前啟後。”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說,為滿足用戶日益提高的需求,服務於國民經濟,高分專項工程不斷技術創新,但與美國等先進國家尚存差距。
  張榮橋表示,高分專項工程還將陸續發射微波成像衛星、高軌光學成像衛星、高光譜觀測衛星,“進一步完善我國民用遙感衛星的技術體系,進一步加強地面系統建設,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更大貢獻”。(完)  (原標題:航天專家解讀中國高分二號衛星之“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b90ybvm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